新闻资讯
CASES
档案数字化|区块链技术能给档案管理带来哪些改变?
浏览次数:341发表时间:2021-11-17
2021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档案法》中要求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档案“十四五”规划又明确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融入数字中国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基于此,各行各业纷纷就档案管理加快改革步伐,探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新模式。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巨大的活力与潜力,备受关注。
国家“十四五”规划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篇,也专门将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重点发展产业。种种趋势表明,区块链将在十四五期间,大放异彩。
区块链的特点
1、异常安全:不同于公司或政府机构拥有的集中化数据库,区块链不受任何人或实体的控制,数据在多台计算机上完整地复制(分发)。与集中式数据库不同,攻击者没有一个单一的入口点,数据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2、不可篡改性:一旦进入区块链,任何信息都无法更改,甚至管理员也无法修改此信息。一个东西一旦出现就再也没法改变,这种属性对于人类目前所处的可以更改、瞬息万变的网上世界而言意义重大。
3、可访问: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轻松访问信息,《2017 年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选题指南》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列为选题,标志着电子档案管理领域已开启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
4、无第三方:因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它可以帮助点对点交易,因此,无论您是在交易还是交换资金,都无需第三方的批准。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平台,系统通过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记账、 分布式传播的方式,保证每个节点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的合法性。
在档案管理领域应用前景
推进电子档案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将区块作为区块链的基本结构单位, 区块头可以记录电子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如文件受理部门、 受理时间、受理人系统账号等;区块体用来记录从上一区块到本区块创建的电子文件主体信息,如签批意见、办理结果等。利用区块链技术统一设计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完成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无缝连接, 实现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保障电子档案存证效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享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 这种存储结构为电子档案提供了 可信性保护框架。系统中每个节点都拥有同等的权限, 既参与记录数据,同时负责认证数据。节点完成电子档案数据记录工作后,将新的信息发布到其余节点,所有 节点同步更新。即使部分节点硬件损坏或者遭受攻击, 其余节点仍能提供完整的电子档案,使得电子档案长期有效,保障了其存证能力。
提供电子档案全自助利用服务。 智能合约是一种可以自动化执行的简单交易,在区块链结构的控制下能够充分发挥其自治性, 它本身 也保存在区块链中,在各节点间同步,保证了合约的一致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自助档案服务系 统可以预先制定好智能合约,扩散存入每个节点中。当 系统用户即利用者输入的个人信息和利用需求(数据与事件),满足状态机中某个动作的响应条件时,系统按照预设的事件处理方式自动执行。
实现电子档案分权管理。 区块链分为三种: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可满足类似需求。公有链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公共 区块链网络;私有链的对象是一个机构或者个人,不对外公开。联盟链是指由若干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并且共同来记录交易数据。机构同时部署一套公有链电子档案发布系统,将可开放的档案公开利用,在公有链绝对的去中心化模式下,无需人为监管,可防止数据被篡改。若干个档案机构或地区之间还可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在联盟链上,实现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扩大区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服务范围。